当前位置:
首页 > 財經 > 借錢也能玩的這麽花:國際玩家抄底房地產美元債

借錢也能玩的這麽花:國際玩家抄底房地產美元債

你找銀行借了一百塊,體現在征信上,這叫顯性債務公開可見的啊,有顯性債務就有隱性債務。

你找隔壁老王也借了一百塊,打了欠條,只有你倆知道,這叫隱性債務,因為其他人並不知情。

如果隔壁老王不給你借怎麽辦?你說我把家裏的一筐蘋果賣給你,老王不要,你又說我承諾三個月後以兩倍的價格再買回來這些蘋果。

老王同意了,為什麽?因為對他來說,蘋果就是抵押物,無論如何它不虧的,這叫遠期回購的抽屜協議啊。

表面看你是在賣蘋果,實際上你還是在借錢,這也是隱性債務。別人並不清楚實情,所以我們以某頭部地產公司舉例啊,他的顯性債務接近兩萬億啊,隱性的估計也沒人知道啊,這是第一層邏輯。

接著舉例啊,你有一百塊錢準備去做銀行,a銀行的利息是百分之三,b銀行就加息,說我漲到三點五,你來我這兒存吧。

那其他c d e f g等等,銀行也跟著漲到三點五,b銀行我接著加息,我說我漲了百分之四,他為什麽加息?

就是為了吸引大家都去他那裏存款,有了大家的存款,他就可以拿著這些錢出去放貸,好賺利差。

大家都知道,存款對銀行來說就叫負債。所以b銀行啊就是美聯儲。

所以美國的經濟發展是靠債務驅動的.那c d e f等等其他銀行呢就是其他國家的央行。

為了避免自己的錢都被取出來屯進美國啊,紛紛跟著他加息啊,是苦不堪言的,那咱們不行啊,我們不能加呀,為什麽我們骨子裏就愛存錢

一加息大家都把錢存銀行了,你們都不去買買買。經濟繁榮度就更加吃緊了。

因為我們是市場經濟,靠的是供需關系啊,不能靠銀行去發展經濟啊,不能走債務驅動的路線啊,所以咱們頂住不加息。

那如果換算成美元,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那國際玩家,例如g s高盛這種最愛搞對沖的投行,來中國抄底,那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行為了。

那到底他要抄底什麽產品呢?

毫無疑問就是有發行美元債的房地產公司,直接拿著美元來買就行了。方便快捷,年化收益都在百分之八點五起步,利息也是真的高啊。

前一段時間做空某大地產真消息假消息混著一塊層出不窮,為的不就是壓低某大的債券嗎?

這些國際玩家難免不讓人起疑心啊,是他們在搞鬼啊,這是第二層邏輯。

咱們接著以某大地產舉例啊,美元債賣出去了,吸收進來一筆錢,維持公司的運轉是不是好事兒。

是的,問題是啊,美元債的底層資產是什麽?

第一層是在香港成立的殼公司,玩的是英屬法律,好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律所等等接軌,方便收美元。

第二層是由香港殼公司控股國內子公司。子公司走的是國內法律體系啊,

第三層是由國內子公司成立項目公司去蓋樓去賣樓。

所以啊這些美元債的真正的底層資產不是所謂的什麽公司股權,而是這些樓盤。

真正的問題來了,這些樓盤是不是已經被抵押給國內的金融機構,是銀行、信托、私募等等,反正抵押出去了,已經融資了,對不對?

那肯定是辦了抵押登記證的呀,他再用這些底層資產去發美元債融資,是不是就叫重復融資,是不對的,是違規的甚至違法的,對嗎?

一旦未來資不抵債,這些樓盤被拍賣,請問錢先給誰?

是不是先按照國內的法律給有抵押擔保權的債權人,那是不是就是國內這些金融機構,至於美元債啊,難道讓香港的法院來查封內地的資產嗎?

頂多扣完保證金就結束了,剩下的美元債是不會管的。

這麽淺顯的道理,高盛的投資團隊會不懂嗎?

他不會的,那麽多企業,那麽多美元債,他為什麽偏偏只買地產行業的?

因為他們篤定我們的政府不會讓地產行業硬著陸,一定會救市,這是第三層邏輯。

第四層邏輯就要講到救市了,房地產到底要不要救,那是肯定要救的。

但是並不是讓你恢復到一定的繁榮程度,只是讓你緩慢著陸。

緩慢著陸無非就是解決供需關系。第一種辦法,減少土地供應,降低新房供應數量,去庫存就好了,是不是已經在做了?

但是麻煩的是啊,地方如果不賣地,那地方債才是真正的雷點呀。

地產行業這些債務啊在地方債面前,那簡直就是毛毛雨啊。

那第二種辦法呢就是增加需求,比如說城改等等,讓原本有房的人沒房了,他自然要去購買房產。

但是目前我們已經不鼓勵拆遷了,老小區也是以改造為主,這個也不好走了。

第三種辦法,加大中心城市的建設力度,提高虹吸效應。

大家自然而然或者集中在大城市的生活。

人多了,房子自然也就不愁賣。所以救市救的是市場,也救的是城市,哪些城市值得成就。

那不是天天在念叨嗎?

借錢也能玩的這麽花:國際玩家抄底房地產美元債: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