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財經 > 俏江南,麻六記,張蘭境外家族信托被擊穿

俏江南,麻六記,張蘭境外家族信托被擊穿

她在境外設立的家族信托被「擊穿」,

這些財產將被用於償還她的債權人

歐洲私募股權公司CVC的1.42億美元(約合9.8億人民幣)債務。

去年汪小菲與大S「開撕」鬧得沸沸揚揚時,

網友勸蘭姐趕緊找好律師,做信托、立遺囑,做好資產隔離安排。

沒想到張蘭的算盤早就打好了,2014年就已安排。

張蘭的安排中留下了漏洞,如今被CVC狠狠抓住。

張蘭境外家族信托被擊穿:

2022年11月,一份新加坡高等法院的公開判決書顯示,

張蘭的家族信托名下的兩個賬號均已被接管,

債權人是CVC。

張蘭什麼時候設立的家族信托?

從當年CVC收購俏江南開始說起。

2014年,在兩次上市未果的情況下,

張蘭將自己一手打造的俏江南,

出售給了私募股權公司CVC,

自己只保留少數股份。

彼時,經歷了多重風波的張蘭,

意識到風險可能會隨時到來,

她得提前作出安排。

於是2014年6月,

張蘭迅速在庫克島,

以兒子汪小菲及其子孫後代為受益人,

設立了家族信托。

在CVC對俏江南的收購過程中,

由於雙方矛盾不斷升級,

張蘭資產被CVC申請凍結,

雙方為此打起了貿易仲裁官司。

2019年4月,張蘭在仲裁官司中敗訴,

被判決支付CVC1.42億美元及其利息。

但張蘭的錢都轉移到了信托賬戶裏,

「身無分文」的她,

無法對這些錢進行支付。

畢竟從理論上而言,

家族信托裏的錢最終都是屬於受益人的,

也就是汪小菲和他的後代,

不是委托人張蘭。

她無法動用家族信托的錢來償債。

因此,在張蘭的預料裏,

CVC是不可能從她這拿到錢了。

可惜,萬無一失的計劃偏偏出現了致命的漏洞。

2013年12月-2014年6月,

CVC陸續向張蘭在嘉盛銀行的個人賬戶裏,

轉移約2.5億美金,

以支付俏江南的部分股權收購款。

值得註意的是,在2014年1月,

張蘭專門成立了信托殼公司SETL,

且她是公司唯一的股東和董事。

2014年3月至7月之間,

張蘭將價值1.42億美元的資產,

從嘉盛銀行轉至SETL名下的瑞士賬戶內,

之後又將其中的0.85億美元,轉到SETL名下的德意誌賬戶內。

其中,還有一個關鍵節點,

2014年6月,

張蘭將其個人所持有的SETL全部股權,

轉移給了新成立的信托公司,也就是此次涉事的家族信托。

緊接著,2014年9月及2015年2月,

張蘭未明示原因,直接兩次從瑞士賬戶分別轉移300萬美元;

2014年11月,她又從德意誌賬戶中轉出一筆款項,

用來購買一套位於紐約的公寓。

2015年3月,香港高等法院、新加坡法院先後判令凍結張蘭的資產。

彼時,張蘭的兩個賬戶中,一共還剩下約0.55億美元的資產。

在這之後,張蘭的代理律師事務所,

向德意誌銀行發出郵件,在郵件中,

張蘭聲稱自己為「信托資產的實際利益所有人」,

並要求「被及時告知賬戶資產的變化」。

一路看下來,我們也找到了,

張蘭的信托被擊穿的原因。

無論是轉移資產,還是購買房產,

張蘭對所謂家族信托的控製權都太大了,

超過了一個委托人應有的權力。

此外,張蘭的避債意圖非常明顯。

她要求銀行轉移資產的那個時點,

正好就在法院發出凍結令之後,執行凍結令之前。

法院認為該家族信托為張蘭的個人財產,

而律師發出的郵件,則是實錘了這一點。

法院同意CVC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申請,

本來起著資產隔離作用的離岸信托被擊穿。

並不是所有的委托人保留控製權的家族信托都會被擊破,

只有委托人為自己保留剩余索取權的信托才會被挑戰其效力。

這也為其它設立家族信托者敲響警鐘。

為了避免家族信托被擊穿,

委托人在家族信托設立之時,

就應該重點關註到,

信托目的合法性和自己的權限邊界等問題,

否則就很容易導致隔離資產的目的泡湯。

俏江南,麻六記,張蘭境外家族信托被擊穿: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