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信息差】2023-5-18 賺了2000萬以後,有錢人探討
前幾年經濟好的時候機緣巧合賺到了2000w,但是完全不是你想象得那種生活,有車沒房,北京能看上的房都2000万+,買不起,也不是很想買,還不如租著,買1000+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會肉疼,奢侈品更是完全舍不得買,除非有些重要場合,怕自己看著寒酸會買點。30了,未婚未育,現在又沒工作,非常非常焦慮,在北京2000万真的帶不來財務自由和安全感!
賺錢以後朋友圈子也變了呀,以前租個1w多的房子就覺得很好了,現在租1w多的就會被看不起…以前的朋友聚會吃個飯幾百塊就夠了,現在一聚餐就兩三千,輪流請客…別人送我禮物我也得回送人家,動不動就成千上萬…主要我自己現在沒有工作,也都30了,還未婚未育,還想出國讀個mba,又要花上百萬,就很焦慮,如果我現在有份穩定的工作,可能還好一點,天天沒有來項,只是各種花錢,就很慌…
我屬於小鎮做題家那種,疫情躺平兩年就覺得心裏負罪感超級重,不敢見親戚朋友,生怕別人問我現在在做啥工作…我本來自己也蠻喜歡做投資,但不敢用自己的錢投,所以就想讀個MBA,留在美國打工或者回來打工反正就是打工…
還有就是我不知道移民有啥用呢我家人都在國內,我倒是挺喜歡國外的生活,之前旅遊去過很多國家,但是移民也要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呢…我這點錢過去生活哪夠呢
謝謝指點,我好好研究研究你說的這些,我真的是思想太局限了,之前一直覺得這些都是那種超級富豪做的事,跟我沒什麽關系,就從來沒了解過…天天在焦慮去哪打工感謝你告訴我這麽多!
和你類似,尤其是有賺錢渠道後更看不上買房投資,除非有錢到一定地步把買房當成消費!
你無法知道,知道也沒有用。舉個例子,有個股票特別賺錢,你自己進去能賺嗎。是不是不好說,賺錢需要的條件太過於多,選擇,努力,人脈,資源,還有多年的準備以及父輩們的給與,當然也有白手起家的,那少之又少,因為需要運氣。能給你說怎麽賺錢的都是賣課的,比如大藍。所以這屬於很特例的案例,可了解看看,但不一定合適自己
經濟穩定的情況下,正常房產十年翻一番。投資10-20年翻一番。所以2000萬其實開始可能就是500萬左右的基礎。還有要看年齡,現在40-50+的如果當年有一點投資意識,都應該有一點原始積累了。
你知道杠桿嗎 如果你能保證你的收入可以抵押貸再買一套房 北京核心區域 十年後就可以還清 還增值 之後財富自由了
就現在,搞城投債券的基金的私募炒幣的都能達到你說的財富自由,但是這些圈子又有幾個人真正能獲得一手準確消息呢,錢生錢的路子大部分都在這種投資上面,認知還在吃利息這種層面你了解到的任何信息對你來說都是不保障的
我覺得沒有幾千萬幾億的人不知道一個事,就是發財這件事,它並不是一個財富-時間中k值恒定的直線,而是一個在特定時間突然爆發的形態,也就是說可能你有那麽二十年一直只有一百萬,突然幾年之內就幾千萬了,也有可能有錢了很久,一夜之間債臺高築。當金錢不等於每月都發放的薪水,而是等於金融賭桌上的籌碼時,得到和失去都是一瞬之間的事。
是的,我看我周圍特別有錢的人(至少幾千萬上億那種),他們的最主要的財富積累一般就是10年內的事
有時候只差一個政策。懂得都懂
我財富積累就用了兩年。突然就撞上生意了賺了大幾百萬。
是的,財富積累也就是幾年的事,機會抓住了就發達了。機會不是總會遇見的。
哦,這樣啊,我是2001年開始工作的,那時候我第一套房50萬,現在是830萬,這還是在南京,很多人是靠房子升值發達的。另外,之前利息好的時候,7-10輕輕松松,還有股市,比如我做港股,也有過紅利期,千萬到過億挺容易的。70後80初的真的很多機會,一點都沒吃到紅利才叫不走運或者沒眼力。不過現在年輕人不是也有流量變現這種發達機會嗎?都一樣
上海好房子200-300平左右要6500萬的。
2000萬房子是20年前用100萬來的啊。上海
讓你覺得有錢的大部分都是剛買第一套房,第二套房,忙著做跨階級夢的那一批人,生活水平只有幾百萬,千把兩千萬居多,很多這類人要麽五星級酒店,要麽去個一萬一萬的酒店,跳傘,雜七雜八不屬於他們這個層次人長期消費的消費,超前消費的一大把,追求所謂的面子,絲毫沒一點裏子和抗風險意識,有些錢他們是賭風口,並不是自身能力,(當然大多數人都苦巴巴拿著一兩百萬的年收入,養小孩,各種開支,一年到頭30萬都存不到)其中1000萬到9000萬資產的最飄,有的買跑車,有的買賓利或者法拉利,過億的反而很平淡從容了,更追求壓得住財富的那套邏輯,幾百塊錢一頓都得看日子來,因為都這麽苦過來,忙著穩定中產階級這個環境
是哦 我認識的資產很多億的都很低調 生活上 大開銷也是買樓這種 反而車子 包包也沒啥追求 不會買那種很浮誇的 都很低調!
我來回答, 27歲我賺到第一個一百萬。教育行業 自己出來單幹. 後來的每年都是100w,但是沒有戶口在上海,再加房租生活補貼爸媽,就剩下60-70w,第三年結婚了. 這幾年一直賺百萬. 然後懷孕生娃,繼續補貼爸媽買房買車,疫情三年每年也就40-50w. 今年沖頭來過,不知道還能不能百萬
我認識的有錢人很多不是靠自己的老本行發財的,老本行只能說讓自己過得不錯,但是暴富真的是靠命靠運氣。比如他們開個小廠,是租的,地面建築是自己投資的,結果拆遷了賠了一兩千萬。之前我爸爸準備跟一個人合夥買一個廠房,當時那個人從中作梗,人家只賣1千多W,他給我爸說賣2千多W,他想黑我爸錢,我爸發現了就沒買,後來那個廠房賣出去了1300W,沒多久拆遷拆了1個億。有個人欠了賭債把鄉下的廠房賤賣150W給了我爸,錢也給了合同也簽好了,他家媳婦找我爸扯皮,我爸怕麻煩就把廠房又還給他們了,錢白用了1個多月一毛錢利息沒給。現在那個廠房準備拆遷了,起碼拆個4、5千萬
我身邊就有你說的這種開藥廠沒賺錢結果拆遷地賺了不少
我代我父母答一下,就是50%時代機遇30%貴人20%個人眼光努力等等,感覺每個人的成功其實都不可復製,比如二十年前400萬買了塊地,後來建了20層的樓,租給其他人經營飯店酒店辦公室等,大概五六年前有人想出2億多買
我之前認識的一個人是靠著杠桿買房,當時他在銀行對接私人銀行客戶,了解客戶們都在想辦法買房,他玩了票大的,借錢買房,然後用房抵押獲得貸款,當時各個銀行彼此有很大信息差,而且市場也不規範,貸款審核也沒現在嚴格,他靠著玩杠桿遊戲,在上海買了六十多套房。後來又是阿裏早期員工,並且在內部玩股本買賣,後續賺了大錢又投資滴滴
總結:膽子大,抗壓強,打信息差,並且遇到幾次天將紅利。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運氣,有些操作換個時機做,結果可能就不是富裕,而是地獄了
我同事的前同事一個老北京靠摳門和建築畫圖賺的那點錢在當年北京貸款買房 越買越多開始很辛苦後面都是租養房貸 也是買了很多套但是本人特別摳門 住紫玉山莊騎破自行車上下班 最後精神出現點問題 公司抽屜裏放把刀甲方來找他他就磨刀 最後被開除了 還妻離子散 但是很有錢
財富是幾代人積累的,其余的都是天選之子,也有少部分幸運的人能趕上風口,只是賺大錢需要魄力也需要機遇,還需要貴人相助,其實有一千萬也可以過得很富裕了
我老公年入百萬的,但是交稅很厲害到手最多七成,我們每個月還有2萬的房貸,7k的阿姨費用,還有孩子私立幼兒園1w一學期,很難存錢
我是幹金融行業的,包括本單位各領導在內:1、所有人都是給國家打工,國家讓你幹啥就幹啥,少廢話;2、剔除自住房產後,金融資產+投資性房產大於5000萬的有數百人;3、生活挺奢侈的;4、在社交媒體上都很沈默
家裡三代都是做生意的 資產中九 只能說錢生錢很簡單 難的是怎麼轉到第一桶金 不過國內目前是很少有留給普通人的機會 現在都是要靠圈子和親戚 不過也有小富的可能 只不過這個過程中的付出是很難想像的 by the way 其實你說的也就是超一線城市稍微富有的群體 人數不算少 幾套上千萬的房子 車子三五輛的大有人在 但想要真正達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還是要幾代人的努力
每個月花25萬一年300萬就是我接觸到的有錢人的開銷 生活品質好點的 包含買名牌。並不是多誇張。還有一年500萬的 住一個億房子 年收入1000萬以上
我媽的一朋友,疫情前大概能賺到兩三百萬一年,名下房產加上門面有2kw,自己當老板做工程的,非常忙全年無休的那種,五十多歲了天天跑工地,多像有錢人其實也沒有,就是每天下班吃口熱飯倒頭就睡,開的車子好像是豐田,他兒子和我一個學校的,每個月生活費2k不到,就他們一家給外人看來根本不像是有錢人
【每周信息差】2023-5-18 賺了2000萬以後,有錢人探討: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