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企業 > 湖北最大超市被財務人員卷走2億元

湖北最大超市被財務人員卷走2億元

12月20日,湖北零售連鎖企業中百集團(SZ:000759)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中百倉儲超市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邵某某存在職務侵占資金嫌疑,初步估算侵占資金金額累計約2.19億元。

根據初審,邵某某發現並利用供應商結算系統漏洞,針對生鮮非標品采購與結算的特殊性,通過虛假勾對驗收單據、偽造審批人簽字、虛增供應商等隱蔽手段,惡意侵占公司巨額資金。

事實上,在零售采購系統中,生鮮非標品采購確實存在灰色地帶。

「生鮮屬於非標品,其采購背後的不確定因素非常多,不像預包裝食品、日用百貨等標準品類,有較為穩定的供應鏈和相對固定的供應商。」一名零售行業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

一種情況是價格和采購量的波動。

生鮮蔬菜品質沒有統一標準,有些季節性比較強的菜品甚至無法確保貨源穩定,往往同一車蔬菜因采購人的增加坐地起價;此外,正生鮮產品本身不易儲存、易腐爛,在采購量上可能也會有所出入。

「因此,如果整個采購過程,缺乏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采購腐敗問題,具體表現在價格虛高和采購量虛標上。」上述零售行業人士稱。

此外還有交易過程不夠規範所滋生的灰色空間。

另一名生鮮行業從業者告訴界面新聞,在傳統的生鮮采購渠道和鏈路裏,因為供貨方很可能會是一些中小供應商、供銷社,甚至是一線的種養殖戶,交易過程中可能沒有正規的交易流程和票據證明。

在這種情況下,渠道本身如果沒有流程化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和結算系統,並且每個環節的經手人員職責不分明,也可能出現虛增供應商、款項支付等問題。

為此,一些合規性更強的生鮮電商平臺,就會通過更體系化的供應商引入系統來實現監管。

在采購鏈條中,會有審廠、審品的環節,並且采購、財務等各崗位職責清晰,著嚴格的線上審批系統,確保交易真實,款項清晰。

「在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小金額腐敗在大多數涉及到生鮮產品的公司都有可能存在。但像中百集團這樣作為一家營收規模上百億、管理現代化的企業,出現如此巨額的資金侵占情況,可能還涉及到企業內部管理和稽核問題。」上述零售人士稱。

如果被財務人員卷走的2.19億元不能追回,中百集團今年的業績可能會更難看。

該公司發布的公告稱,侵占資金金額預計導致公司其他應收款原值增加約2.19億元,應付賬款增加約2.19億元,初步預估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約2.1億元。

由此,減少2023年利潤總額約0.5億元,調減以前年度利潤總額累計約1.6億元。

實際上,作為湖北第一大零售商,中百集團過去幾年和永輝、步步高等企業一樣,正在經歷艱難的業績恢復過程。

中百集團是以商業零售為主業的大型連鎖企業,旗下擁有綜合超市(中百倉儲)、社區超市(中百超市)、便利店(中百羅森)、百貨店(中百百貨)、電器專賣店(中百工貿電器)以及小型購物中心等多種業態,門店分布在湖北、重慶、湖南三地的連鎖網點1700多家。

2023年上半年,中百集團各業態收入情況。(圖片來源:中百集團上半年財報)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信息,中百集團位列2022年中國連鎖百強第23名、中國超市百強第9名。

中百集團於199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和所有的零售企業一樣,它享受到1990年代到2010年前後的市場紅利後,在2014年之後出現幾年滯漲期,並在最近幾年出現虧損。

受市場不確定因素影響及生鮮電商的沖擊,中百集團從2019年開始整體營收持續下滑,由當年的155億元跌至2022年的122億元;凈利潤更是持續走低,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0.2億元、3.2億元。

橫向比較來看,永輝超市在2021、2022兩個年度連續巨虧之後,通過門店調優改造、加大自有品牌商品和線上業務推廣,在今年三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扭虧為盈。

中百為了扭轉虧損,在今年8月初宣布面向社會開放品牌招商加盟渠道,尤其是中百超市首次放開了加盟,試圖將其旗下便利店中百羅森的加盟經驗復製到超市業態,只不過效果尚未顯現。

目前它的虧損還在繼續。2023年前三季度,中百集團營收91.87億元,虧損0.44億元。如果算上案件中邵某某帶來的2023年利潤總額約0.5億元的減少金額,中百集團2023年的虧損可能又將接近1億元。

中百集團公告稱,目前,公安機關將竄逃到境外的相關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到案,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及追贓挽損中。

中百集團表示,目前生產經營正常,上述事項未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造成其他影響。

上述消息刺激了資本市場,截止12月20日收盤,中百集團股價下跌5.26%。

湖北最大超市被財務人員卷走2億元: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