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回應機構稱恒大從未盈利過:該報告無實際依據
沽空機構稱恒大「從未盈利」
對於沽空機構GMT向中國恒大集團提出的盈利質疑,恒大進行了回應。
12月4日,恒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註意到一家機構於近日發表了一份關於公司從未盈利過的報告。
「本公司謹此澄清該報告並無實際依據。」恒大方面稱。
恒大澄清的這份報告,是沽空機構GMT Research12月1日發布的。GMT在這份報告中稱,恒大推遲公布的2021年年報,或有誇大收入及盈利之嫌,並很可能持續多年誇大。
其認為恒大並非內地樓市下行的受害者,而是具有基礎問題,甚至從未盈利。
GMT指稱,恒大2021年對物業銷售收入確認方式進行了調整,其中並未提及收入的確認應為物業已交付或已完工,而被描述為在客戶接受物業、或根據銷售合同被視為物業已經獲得客戶接受時,確認為收入。
這份報告還認為,恒大改變會計方式,原應追溯至以往各期財務數據,但恒大解釋因大量員工離職無法處理,只從2021年開始調整。
而對相關收入確認的調整,對恒大財務報表產生了重大影響。
就GMT該份報告對恒大財務問題的質疑,恒大在上述的公告中明確,「本公司會稍後對該報告的內容作進一步澄清。」
「該機構的質疑有一定合理性,但這種質疑只是假設,缺乏足夠充分有效的證據來證明。另一方面,恒大認為該機構的質疑缺乏真憑實據也沒錯,因為目前來看,雙方都還沒有真正把這個功課做完。」協縱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表示。
值得關註的是,遭機構質疑的恒大,其清盤呈請聆訊再次進行了延期,這已是其第六次延期。
恒大12月4日公告稱,原定於12月4日進行的清盤呈請聆訊押後至明年1月29日。
恒大集團方面表示,需再商討重組方案,故要求押後5星期,其余債權人亦不反對押後申請。
據媒體報道,恒大境外債權人近期一直在與恒大討論各種重組方案,希望能達成重組協議,以避免法院下令清盤。
如恒大遭清盤,前述投資將難以被收回,部分債權人也在與呈請人溝通,希望其放棄清盤呈請,以使涉及債轉股的重組談判得以繼續。
對於恒大的債務情況到底如何,該公司也進行了披露。
截至2023年10月末,恒大地產標的金額3000萬元以上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2002件,標的金額總額累計約4707.55億元。
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方面,截至2023年10月末,恒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3013.63億元;恒大地產逾期商票累計約2059.33億元。
房地產項目資產處置方面,通過股權轉讓、土地及在建工程轉讓、信托、代持等方式,截至2023年10月末,恒大地產已完成過戶的房地產項目共計75個。
有業界人士提出,恒大出險已有兩年多,規模又較為龐大,為何資產處置數量僅有75個。對此,黃立沖表示,恒大可供其處置的資產規模或比較有限。
「從恒大公布的信息來看,公告中所披露的這部分資產處置信息,應該是其主動處置的,被法院查封、拍賣的資產,應該不在其中。
其部分資產,可能因債務問題在項目層面就直接被各地相關部門、債權人等以拍賣等方式接管或處置了。」黃立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而在本月底,恒大在蘇州一宗地塊,將被拍賣。據阿裏資產拍賣網公布的信息,恒大地產所持位於蘇州市相城區的一宗住宅用地,將於12月29日進行法拍,起拍價格18.5億元,保證金約3.7億元。
另外,此前幾日,恒大集團還被恒大物業推上了被告席。
恒大物業11月28日發布公告,恒大物業全資附屬公司金碧物業有限公司對深圳啟航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貴州廣聚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貴陽置業有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恒大集團(「責任方」),就金碧物業約20億元存單質押擔保被銀行強製執行的追償事宜,已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恒大物業要求責任方償還款項約19.96億元,及暫計利息約1.52億元,其已於2023年11月28日收到法院正式接受立案的通知。
來源:財聯社財
恒大回應機構稱恒大從未盈利過:該報告無實際依據: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