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富了15代人的家庭教育我確實好奇

富了15代人的家庭教育我確實好奇

蘇州貝氏家族到目前已經整整富了15代人。建築大師貝聿銘不僅自己功成名就,子女孫輩們也都是人中龍鳳。

他的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和兩個孫女全都畢業於哈佛大學,小女兒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
貝氏家族傳承十幾代的教育智慧,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中西兼備,高質量的親子關系

貝聿銘有非常強的家庭意識,雖然家族很大、親友眾多,但代際之間、代際內部都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系。

他們會定期舉辦家庭聚會,而且必定是家庭全員到場,一起吃飯或做其它活動。

他對子女的成長持充分開放、肯定的態度。

貝聿銘從沒有強製「要求」孩子,而是尊重孩子意願,不幹涉孩子的職業選擇,只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和支持。

某種程度上,好關系勝過好教育。

知識涉獵一定要廣,給予引導和支持

在具體的學習上,他基於自己的體悟給孩子提供經驗,建議可以像他一樣做設計,切不可沈湎於設計;不要去做設計高手,只去做綜合素質高手。

更重要的是,他鼓勵孩子們廣交益友,交不同類型的朋友,了解他們的經歷,思維習慣,愛好,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模式,了解社會各個角落的現象和問題。

他鼓勵孩子們堅持讀書,多看不同方面的書,金融,財會,進出口,稅務,法律等等,強調知識涉獵上不一定要專,但一定要廣。為以後做一些積累,會有大用處。

從不push,孩子卻個個有強大內驅力

巴黎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是貝聿銘最傑出的作品,但這個方案一開始受到了巴黎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對,他們每天都佩戴著寫有「為什麼要造金字塔」字樣的圓形小徽章表示抗議,甚至還會在街上朝貝聿銘的腳上吐唾沫。

女兒貝蓮發現,父親非但不會因為別人的反對而生氣,反而總是十分鎮定,像沒有事發生一樣笑笑;

即使是剛開完一場極不友好的會談或記者招待會,他也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堅定自己的立場與主張,從不會用壓力或負面情緒影響家人。

他在潛移默化、言傳身教中,讓孩子們找到了學習與工作的內驅力——這是比外部鞭策更本源而持久的力量。

他的兒子貝建中說,「我們暗自都卯足了勁,盡全力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許。但壓力從來不是來自於他們,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

雞娃不如雞自己,只有父母真正提高認知的邊界,我們普通人家孩子才可能變得不普通。

富了15代人的家庭教育我確實好奇: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