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也是關系社會
老公工作的公司最近新來一個實習生,是N+2女兒的閨蜜;還有去年他帶的兩個實習生,一個是N+1朋友的孩子,另一個爸爸在公司別的部門當領導。這些人都是沒有通過面試就直接進來實習了不過他們的學校都是法國排名top的。HR在網上發招聘只是走個過場其實名額已經被預留給這些「關系戶」了,感覺這對認真找實習沒有後門可走的人有點不公平呀
@說國外沒關系的要麽沒出過國,要麽就在底層沒見過世面
@以前在國內我也以為國外靠能力不靠關系,現在發現其實哪裏都一樣,有能力的父母都會想盡辦法給孩子鋪路
@國外人都正大光明直接用 找的就是 network
@有的人在華人圈生活一輩子當然沒關系這個社會本就是人情社會啊哈哈哈
@美國申請學校甚至租個房都要推薦信啊。這不就是看關系麽
@老板家的孫女上艾塞克,甚至不需要考試
@有可能讀了一個給外國學生設計那種英文授課的文憑。我家就有一個親屬孩子在Essec高中畢業給錢就去了。如果像本土法國學生一樣走prepa,再有權有勢也不可能不需要考試就進去。
@商校裏面有錢人的孩子可是其他學生的重要學習資源
@哪裏都一樣,法國初中就開始實習體驗了。家有關系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去大公司了體驗實習了。
@我們店來過一個實習生 看起來太小了 西服在身上直晃蕩 一問 初三
@我在國外的國際高中讀書,老師當時在課上就很隱晦的說,大家其實可以互相打好關系畢竟好為以後鋪路(學校的歐洲人都是top class)
@頂尖的商學院讀書是一方面,搞主要是搞關系,因為周圍的人都背景過硬
@就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手頭有好吃的、好穿的東西…第一能想到的除了你自己以外的人就是父母和子女,其次就是親朋好友和單位裏有價值的同事,不是嗎?父母是生你養的你,給了你生命和關愛,伴隨你成長的人。所以,第一時間想到的必定是父母!你的子女是你和你的伴侶的結晶,你愛你的子女,人的天性就認為養育自己的孩子是必需的,這才導致了你有了有利的資源會給自己的子女享用。親朋好友是平時跟你交流和團聚,玩耍在一起的人,同樣有一定的交情,所以也會照顧到。職場上對你有利用價值的同事是今後助你在職場上混得更好的人,你有了資源分享給他們也是為了今後的利益!!!
@在任何一個環境下有了好的資源是總歸考慮和自己關系親近的人!這一條真理是永恒不變的。全世界到哪兒都一樣,也是人性使然!那些說國外不看背景和關系的都是底層人民的自我安慰罷了……
@哪裏都一樣。對一個文學作品有悲慘世界,茶花女,羊脂球,紅與黑的國家。家庭背景,人際關系,利益分配只能更重要。人家還更早。
@我們大學時候上「找實習」課的時候,老師最先問我們的就是,應該先從什麽渠道找。她給的回答是,先從自己的社會圈入手,父母親戚,甚至是老師的推薦
@關系實習 不是公開福利嗎。商校花很大力氣講networking的重要性。至少人家是拿在面上講,然後去規範。不是向中國,底下操作,面上禁止,實際肆無忌憚。
@英國也一樣,但是國內很多人認為外面「更幹凈」,你永遠叫不醒一群裝睡的人。
@德國也一樣我老公招的助手就是他哥哥認識我老公介紹過來的
@原先好幾個我們公司的實習生 媽媽都是我們公司別的部門的 然後把他們安排進來了做幾個月實習我也蠻驚訝的 也是hr走個過場其實都和manager內定好了的
@法國是一個人情味兒十足的國家,所以我個人覺得是個關系社會,但是即使是走後門,人家實力也是有的
@德國也是,我有個朋友在500強企業工作,就是天降一個韓國女的不會說德語(有後臺)他只能把她分配到沒啥用的地方,就是打打印那種。整天和我吐槽 但是又不能怎樣。
@法國權貴橫行啊,政府那些人上的學校一般人也上不起啊
@之前實習的時候來了個初中生做stage d'observation一問媽媽在Chanel老員工爸爸ex Danone現Pepsi
@我男朋友的朋友家裏是一個公司的大客戶。公司直接把他派去美國實習了。
法國也是關系社會: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