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階層流動,是靠中產及後代跌落完成的
中產維持階層有兩條支柱:高薪工作和房產,這是我一直說的。高薪工作提供現金流,房產沈澱資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斷一條掉階,斷兩條反貧。
這種「雙輪驅動「的模型,在經濟上升期是沒問題的,收入和資產雙豐收,蒸蒸日上。
可惜趨勢變了,那麼這種模型就要經歷失業和房產下跌的雙殺。
實際上,最近幾年,在大城市,尤其是京滬深杭等明星城市,的中產「大逃殺」已經開啟了:有的是10年996換了個大裁員,失業被淘汰;
有的是房產下跌,六個錢包付的首付歸零;有的是被消費拖垮,二胎三胎國際學校消耗扛不住;還有的是家庭出問題,離婚鬧分家財產清算…… 等等階層跌落的眾生相。
教育可能是中產吊著僅存的一口氣,很多人哪怕再難,也要把娃雞起來,押寶下一代。但是這樣真的有多少能成功呢?
中產的學歷和技能是很難繼承的,在一個更板結的社會,就算有個好學歷,
如果沒有一個成功自信的父親,一個富足平和的母親,也沒有家族生意可依靠,也沒有好的房產可繼承,子女的跌落,恐怕也是大概率。
中產「大逃殺」還在路上,最終的結果?十不存一?
不知道,誰也無法知道,但是相信過程和結果可能會非常慘烈,如何面對失敗、消解失落,可能是很多人從未面對過,現在卻不得不面對的。
騰出來的位置,就留給了年輕一批的草根新貴,他們有的進入了高科技產業,在新的環境中重新復製中產故事,有的趕上了短視頻直播等新風口,一飛沖天,從而完成了社會階層的流動和更替。
中產作為社會脂肪,位子依然在,但在新的結構下,位子數量急劇減少,搏殺更加慘烈。
大城市,就像一個大型機器,只歡迎擁有權力和巨量財富的上層精英,只希望留下能夠貢獻最多剩余價值的打工人,留下最勤快的社會服務人員。
通過這兩類人員,維持房價和房租,維持機器的運轉,並通過給他們製造幻想,不斷篩選,不斷吐故納新。
大城市階層流動,是靠中產及後代跌落完成的: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