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書籍
我知道《飽食窮民》、《老後破產》等描寫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社會現象。讀起來感同身受。
而哪些公司或企業突破了下沈的趨勢,逆勢崛起!我更想知道這方面的書籍。
找找前車之鑒?
以古為鑒,可知興替。鄰國日本,在收入水平、人口結構、消費選擇方面,
與我國有著相似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鑒日本的消費趨勢變遷,來展望我國的消費市場的機會。
@我覺得沒碰房地產的企業受影響不大,然後人們口袋沒錢了,平價商品肯定就有市場。
@中國會不會走日本老路?能夠日本化已經是不錯了。至少在90年代以後人家的電子、汽車等還是堅挺了十多年
@肯定不會走日本老路。第一日本是出口經濟市場,內部就1億人口。體量不一樣,內部需求少只能出口,
當年日本搞廣場協議的時候自己把自己玩死了,本來就是出口經濟國,
自己擡高自己的貨幣,導致貨幣升值在市場沒有競爭力,企業不賺錢,
還不如借錢用來炒外匯躺著賺錢,貨幣沒有獨立性。還有就是我國可是一直摸著電氣化和互聯網走的,
沒有在這次工業革命上掉隊。
能過成日本就謝天謝地了,人家可是發達國家,人均gdp是中國幾倍
@體量都不一樣 日本想搞基建促進經濟 全日本路都修完了都沒提振起來
中國經濟的韌性還是比較好的 大基建放水的時候主要道路全線基本達成就造就了改革開放後最大的經濟躍遷
@辜朝明《大衰退》,這本去年金融圈裏超多人談,這本紅了很多年,去年熱度重回 人生就是個loop
@有關muji發展史的書籍吧,它家好像就是因為泡沫經濟發展壯大的
@那時候經濟不好,希望通過極簡,拒絕華麗,降低消費生存下去,達到社會穩定,婦人都不敢穿華麗的和服出門
@普通人改變不了大趨勢。你該看的是蘇聯歷史而不是日本,我們只是房地產這一個產業和日本相似,其他關鍵因素都和蘇聯一樣。
@下流社會,講一個向下流動的社會
@《火車》《絕叫》
@去看經濟史,關於泡沫經濟的研究
@低欲望社會、失去的二十年、戰後日本經濟史
@《日日是好日》雖然是一本個人學茶記錄,但值得個體參考。
1977年~2002年。一本跨越25年的書,人生的四分之一。1977-2002年,是日本社會經濟由高漲到長期低迷。在行文中,可以看出其實個體是有影響的
@日本有一些下沈的零售企業突破了經濟下行的趨勢 對應的中國我覺得應該是拼多多和字節跳動
@可以看看優衣庫,無印良品等類似品牌的起家歷史,還有平成廢宅,宅男啃老族
@《零售的哲學》講711早年的創業史,包含了在泡沫經濟時代的轉型(更加註重產品和用戶體驗感)。一些思路可以了解下,但711現在的發展也沒趕上時代進程了。
@能走到日本現在的程度那都是奇跡了 說難聽的某些情況更像蘇聯
@你想看泡沫經濟的結果還是原因呢?原因術語比較多,難啃。
結果就是其實現在好多短視頻日本人的習慣其實都和泡沫經濟的影響有關
@我之前看過幾本,但是基本沒有答案,只有滑入深淵的過程我想知道有沒有分析出路的……、
@《過勞時代》
@《日本戰後經濟》
@《厭女》
@《第四消費時代》
@《日本經濟新論》
@日本激蕩三十年
@危機與泡沫
@《日本的迷失》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書籍: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