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思維也有陰謀
商業思維有三條不道德的陰謀,本身就是一種機智的利己主義,向別人薅羊毛。
今天我們拋開道德評價,直接說思維。
第一,請毛驢吃胡蘿蔔模式。如果你請毛驢幫你拉磨,毛驢每個小時的工資不低於一百,你給他錢了,效率未必很高。
但是如果你在毛驢面前叼一根胡蘿蔔,毛驢可以免費的為你拉磨一整天,而且效率特別高。
平臺經濟大量使用了,請你吃胡蘿蔔這種方式,了解人性,利用人性。比如拼多多的砍價活動就是這樣設計的。
第二,把你賣了,還讓你幫他數錢模式。比如那個電動汽車的老大特斯拉,
你以為自己買了一輛先進的電動汽車,而實際上他是把本該免費給你的數據收集器賣給了你。
你開著車每天免費給他更新數據,而他免費獲得你的數據之後,獲得了更強大的運算。
為什麽它的市值那麽高呢?
賣設備並不能引起他資本的興奮,但是數據就不同了。
如果說汽車收集的是城市的信息,那麽最近發布的機器人收集的卻是你家裏的各種信息了。
第三,支付轉移方式。很多企業本來是需要投放大量廣告或者是促銷活動的,
但是有一種模式它實現了比直接投入廣告還要好的廣告效果,這就是典型的支付轉移。
就是說拿著廣告的預算用於商業的經營,比如小區裏面帶大屏幕的門禁免費贈送,看起來這個是虧本生意啊。
但是人家機器一旦裝上了之後,等於不花錢建了小區的一個坑位,
這個是廣告位啊,比電梯廣告強多了,類似於這種思路還可以無限復製。
因為它提供了第一,需要跟消費者在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前提下獲得自己的商業利益。
我們再來一個奇思妙想,在大街上的共享單車不再吸引資本再進入了。
但是如果投放的自行車增加一個功能,用戶在騎行的時候把動能轉化為電能,
那是不是等於用戶把能量無償的贈送給平臺了呢?
那假如平臺可以把這些電能利用起來呢,技術可不可行?
我是不太懂的,我們只是舉個例子,做思維的擴散。
類似這樣的商業思維,我們還會有很多很多的。
商業思維也有陰謀: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