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有錢人找了什麽老婆4
有錢人四號:大女主果姐
評論區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富婆,要求聽大女主找了什麽樣老公的故事,這真是我沒想到的不得不說xhs人均一億、絕對女頻、名不虛傳。所以今晚插播一個「我認識的有錢大女主找了什麽樣的老公」。
這兩口子本來沒想寫,雖然男主也稱得上有錢人,但他是純體製內的,而且級別不低,民間沒什麽人敢八卦他,導致我對他知之甚少。好在他家女主也是個有錢人,而且妥妥是大女主,一個人也夠一臺戲了。在此我不禁想感嘆,魚找魚蝦找蝦,有的家庭就是這麽氣人,讓人替他們著急那麽多錢怎麽花。
這位大女主就叫果姐吧,她在咨詢界至今也是響當當的人物。但是跟lyn這種不停營銷自己的不一樣,果姐還是比較低調,深藏功與名。若不是在行業裏,可能都沒什麽人知道她的名字。
讓果姐一戰成名的是某中字頭集團的海外收購業務。那是國有企業走出去浪潮的第一波,甚至比那些新聞上能看到的大案例還要早一兩年。據傳聞,果姐的戰略眼光是很毒的,之所以能拿下大客戶大案子,完全是因為她布局早。在別人打破頭做外商投資的並購案,跟10號文死磕的時候,果姐早就開始鉆研新業務,並且遊說客戶應當赴美收購上下遊產業,打造全球供應鏈。
果姐這種戰略眼光和敏銳嗅覺,首先應該得益於她早年間的工作經歷。果姐在大學讀經濟系,畢業後直接進了體製內從事對外進出口工作。這樣的起點讓她對於政策的變化、全球化的局勢、一些風向標的轉動有著比別人更多的敏感和見解。當然,這段工作經歷帶給她更重要的,還是結識了體製內的男朋友並果斷升級為老公。
當時果姐的老公應該只是個基層gwy,但也有傳聞說他家世不俗,有red背景。從結果看,體製內能做到他那個級別的,估計怎麽也得有點金手指。至於果姐挑老公時對金手指的預判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果姐結婚後,迅速在原單位生了個兒子。據說孩子剛滿月,連產假都不休了,立刻辭職跳槽。那時候差不多剛進入21世紀,咨詢行業在國內剛剛興起,像果姐這樣本土學歷出身的人,也能很快進入這行。當然她後來又遠程讀了個香港mba彌補一下學歷的短板,這也是後話了。因為學歷和經驗的短板,果姐一入行,就比一般人拼得都狠。
所有女強人的奮鬥歷程都有其相似之處,再聰明、再有天賦,一萬小時的積累人人逃不掉。咨詢尤其是個加班加到死的工種,要想把客戶的行業吃透,不撲上去沈浸式做項目是不行的。但除了這些必經的奮鬥歷程,果姐在業內有兩個特點。
她是一個絕少與客戶應酬的人,這一點在任何服務業都是清流。據說她一年到頭跟客戶吃交情飯的次數不超過一只手(工作餐不算),有那麽點油鹽不進的意思。換言之,果姐征服客戶的,靠的全是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至於靠顏值,可以很肯定地說,她的顏值應該沒有什麽說服力……
另外,果姐是個很嚴厲、脾氣很大的人。也許是多年高壓工作帶來的緊張,加上她對自己對別人要求很高,團隊所犯的任何錯誤都能被她罵個狗血淋頭。不但罵,扔文件、扔紙杯等類似職場ba ling的舉動也不是沒出現過。
有朋友親眼見到一個資深的男經理,因為對某中資企業的文化不適應不熟悉,惹怒了客戶也惹怒了果姐。據說,經理被客戶罵完啥事沒有,但是是哭著從果姐辦公室出來的。說實在的,也是快四十歲的大老爺們了,不被逼到一定份上,也不至於如此。
就在果姐點燈熬油,拼命工作,快速升職的十年間,她基本徹底錯過了兒子的成長。如今喪偶式的爸爸遍地都是,但像她這樣一個月都跟兒子打不了幾個照面的媽媽,無論是今天還是過去都不多見。
女性因為生理結構、情感特性、傳統觀念、家庭環境等等因素,生了孩子以後真的很難做到完全不管,這一點我自己做了媽媽後深有體會。但是果姐在她職業生涯的上升期,就能連續幾個星期駐紮在客戶的場地,盡其所能地把方案做的漂亮。捫心自問,給我多少錢我也是做不到的。
果姐完整缺席兒子的成長,在若幹年以後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後果。比如,順理成章地,母子之情淡到幾乎沒有。養過孩子的都知道,管教小孩的關鍵是孩子願意聽你的、跟你有感情。果姐跟他兒子基本就是大老板和實習生之間的關系,彼此不熟悉,也互相看不上。
有傳聞,在她兒子青春期時,果姐試圖修復母子親情,專門趁項目交割後抽出寶貴的一天時間,親自駕車帶兒子去郊遊。結果她兒子嫌她挑的農家樂太破,打電話叫家裏司機把他接走。
在果姐拋家舍業的這些年裏,她老公還在部門裏朝九晚五地熬升遷。據說孩子基本是爸爸和阿姨帶大的,她老公下了班沒有應酬時,就按部就班地回家陪孩子。
有人說果姐私下吐槽過,她老公帶孩子只是爸爸人在、孩子活著,談不上是個合格的奶爸。但無論如何,那些年有她老公在家,果姐的大後方也一直沒亂過。
據說脾氣極大的果姐,在面對老公的時候,其實特別溫柔,情商極高。在她剛罵完下屬後,接到老公電話時,能一秒恢復平靜,和風細雨,跌破眾人眼鏡。但面子上的事其實都是小事,後來發生的改變,才是果姐具有大胸襟的體現。
夫妻倆之間有時就是一場人生的接力賽,這一句話印在了果姐夫妻身上恰如其分。此時距離果姐入行大概十六七年左右,她的地位,名聲、財富都已經到了巔峰期。
為了老公上班方便,果姐在北京的家位於二環以裏一個著名豪宅樓盤。雖然戶型很大,一家三口住著都得遙遙相望,但果姐一買就是一整層。兩套超大戶型打通後,她家擁有了整整一面玻璃墻的落地景觀,還有一條堪比跑道的走廊。早年間有人去她家做客,曬過眺望夜景的照片,比現在一些網紅酒店觀景套房的景色壯麗多了。
就在果姐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她老公差不多也到了四十歲大關。在體製內浸淫了十來年,把下基層、援藏等必要的資歷都攢夠,果姐老公終於等到了一個向上的通道和機會。
這其中的過程,實在不敢細扒,也缺乏靠譜的內幕。只知道大概五年之後,果姐的老公從副手轉正,成了某部門的小領導。他的名字,漸漸出現在了業內一些人的口中。
隨著果姐老公上位,她的業務明顯開始收縮、刪減。某幾個類型的項目,雖然非常賺錢,她從此再也不接了。這個行業也是逆水行舟,一旦不奮力前進,兩三年後果姐就退出了最top的隊伍。
另一方面,上了年紀,早年間持續透支的身體和過分緊繃的精神,逐漸有了反噬。果姐受偏頭痛折磨,頸椎不知道理療了多少次,腸胃也不好,從頭到腳都寫著一個累字。四十多歲的人,猛一看去就像五六十歲那樣蒼老、幹枯。她自己可能也意識到了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拼命和易怒,養生壺和按摩椅這種東西也出現在了辦公室裏。
現在每個人都在喊著躺平、想著躺平,但實際上激流勇退是件極難做到的事情。特別是在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的時候,能為了許多原因甘願作出退讓,是果姐大智慧的體現。無論是家庭還是行業內,你方唱罷我登場,獨領風騷各十年,已經是一種趨於理想的狀態。
故事的結尾,還是想說說孩子。據說果姐的兒子基本長成了一個垮掉的富二代,沒什麽成就,性格還比較暴躁剛愎。如果說果姐的豐功偉績背後有她老公的支持,那恐怕也包括了她兒子的犧牲。
xhs上很多妹妹們還年輕,可能會覺得我這樣評判果姐是男凝視角,憑什麽女性不能做甩手媽媽搞事業。但作為一個帶娃兩年的新手媽媽,我覺得成為母親帶來的一部分義務就是承擔母職,母親的愛撫和照料對一個幼兒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追求自我價值而放棄履行母職(父職同樣),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從結果看也是孩子對她的成全。
另一方面,我也不認為果姐的兒子有什麽可憐或者可惜。享受了潑天的富貴,自然要付出代價,人人皆如此,哪怕這富貴和代價都不是自己選擇的。
我認識的有錢人找了什麽老婆4: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