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中產家庭如何實現階層躍遷

中產家庭如何實現階層躍遷

現在這個社會上最焦慮的其實是中產家庭,上要擔憂能不能階層躍遷,下要擔心自己會不會階層下滑。解決這個中產家庭焦慮的本質,其實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資產的向上置換,另外一個是孩子教育的向上躍遷。

先說資產的向上置換,比如現在手持大量三四線城市的房產的朋友們,盡量賣出去,把拿回來的錢,在一線或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去置換。另外一種向上置換,是把一些未來的增值效果或者說流動性未來潛力比較差的資產,盡量賣出去,拿到的錢置換成未來增值的潛力大的賽道,或者是流動性比較好的資產,這樣是一個資產從差到好的向上置換。

這是中產階層目前一定要開始做的,千萬不要守住你已經有的劣質資產,垃圾還拿它當寶貝,將來賣也賣不出去,租也租不出去,更別提到你的沈沒成本,讓你沒有辦法買到更好的資產.

行為金融學上有個投資者容易犯的錯誤是「持有者偏差」,當你持有一項資產的時候,容易對這個資產產生感情,導致不舍得低價割肉,投資總是逆人性的,理智一定要戰勝情感。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點,相信大家也會有共識,其實是孩子的教育要向上走,一定要讓孩子們從二三線城市去一線城市,尤其是去一線城市上大學。大學在我看來城市比學校和專業都要更重要一些,大城市能接觸到的資源和視野真的會不一樣。

如果你已經在一線城市或者是前二線城市,爭取讓孩子考海外境外的名校,家底和成績都十分優異是可以推一把讓孩子去爬藤的,父母的眼界和格局也非常重要。近一點也可以考慮香港或者新加坡,這兩座城市的大學在世界的排名都非常靠前,生活條件也很便利。

有格局視野的家長們還可以通過自己得到海外的身份,讓孩子能夠擁有比其他人少了幾十倍的競爭壓力,反過來華僑生聯考去考國內的名校,會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容易得多,這些都是信息差。

其實中產的朋友們不需要焦慮,因為哪怕是富一代,他們的財富和創業的經驗都是很難傳承的。真正可以傳承給孩子的,其實是你的價值觀,是你能夠給他最好的見識、人脈、對人生和商業的思維。

繼續聊聊中產如何能夠抓住窗口期,實現財富自由和階級躍遷?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切忌殺雞取卵,很多中產家庭隨著收入增加,支出也會增加,我們把這調侃成「中產收入陷阱」

要先把雞養大了才吃雞蛋,但千萬不要先去把雞吃了。盡量降低自己的消費欲望,不要跟富人去做對標,年入勉強百萬的就不要為了追求幾個名牌包瘋狂配貨幾十萬了(家裏有礦的除外),有錢人買愛馬仕真的只是用零花錢,但中產可別本末倒置入了消費主義的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代社會像一個設計精密的精算系統,買房,結婚,生子,教育醫療,養老美容,旅遊消費各種天衣無縫的設定,都會利用你現階段的需求,把你的生活和價值卡再差一點就崩潰的狀態。當你的收入增長了,系統也會馬上朝你勒緊。如果能不被商家的營銷套路和世俗束縛,相信大家會自在很多。

其次,做好資產配置。三個建議:
1、先買保險,我自己是從來不對保險反感的,適合的產品是可以守住生活的下線作為兜底的。先把保障型的醫療險和重疾險配好,不然一場大病就把辛辛苦苦打拼的碩果打水漂了。

2、守好現金流資產和流動資產。現金流資產指的是可以派息的資產,比如房子帶來租金收益、基金的分紅、儲蓄險的分紅。流動資產是一些短期的銀行理財或者存單,能夠及時的變現提供流動性。

最後一步才去考慮一些高風險和高收益的資產,而很多人是反過來做,反過來做的風險會很大,尤其你大部分的錢如果投進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很可能你想賺高利息,人家是把你整個本金都拿走了。比如這些年頻頻爆雷的各種信托理財私募項目。中產家庭要做的真的是要守住你辛苦賺來的錢。

然後最後一個叮囑大家的點,普通玩家就真的不要炒幣了
這種沒有市場邏輯的玩意兒最好別碰,就我的了解,能夠炒得起幣並且真能夠賺到錢(暫時沒全虧回去)的人,需要同時有極大的膽子+ 極好的運氣。連明星都在上面虧了很多錢,有明星站臺或投資的虛擬資產跌了90%(大家都知道我在說誰)。都以為自己是鐮刀,結果最後才發現是韭菜

中產家庭如何實現階層躍遷: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