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後發現和中產沾點邊的都性價比不高
健身房、日料、西餐……很多都是高價低品質,性價比低。
想回國維持之前的健身習慣,在某非市中心健身房問價,私教課一節480,還不帶日本健身房普遍都會配備的每節課一杯蛋白粉、幹凈衛生間、幹凈沐浴間、換洗衣物。據說市中心的還需600一小時。
教練資質也令人生疑。日本健身從業者是必須配備急救證和nsca-cpt證書的。nsca許多人說所謂水很深,但是國內這一大把非專業人員從業的現狀,有應該是比沒有好得多吧?
Omakase,動輒兩三千。日本三四萬日元就能吃到頂尖水平的了(折合人民幣1500-2000)。
可能有人說和日本這個海鮮原產地比日料不公平,那說說西餐。
之前在杭州一家「著名」高檔連鎖牛排餐廳吃熟成,花了一千五,環境和服務都模仿的五星級酒店,還收服務費。結果點的五成熟牛排七成熟端上來,瓷盤在桌上持續加熱後全熟。感覺自己純來浪費錢的。但是因為高級感夠了、大眾點評營銷到位,所以店裏的客人絡繹不絕。
後來找到一家好店,點牛排的時候就會問是要果木盤還是瓷盤,中午去吃也不會因為入座率低而只留緊巴巴幾個服務員看顧店裏。怎奈生意就是不好,我看著店裏坐著的零星幾個人,都要替老板操心營業額。
更可怕的是,劣幣驅逐良幣,只追求高級感、拍照好看的情況下,好吃不貴的餐廳但不高級會開不下去。中餐也是。
現在去商場裏/大眾點評必吃榜/黑珍珠榜單上撈餐廳,十個有八個不好吃,好多預製菜(還貴)。
我建議國內能不能學學霓虹,都覺得自己家東西最好、本地產最高級,會保護它們(甚至不惜更高的價格);別一邊說它們好,一邊又覺得它們不值錢,結果品質越來越差下去了。
很有意思,現在有兩撥人,一撥人說我還是太窮,所以接觸不到「更高端的」對這樣的人我對他們慢走不送,錢多得沒地方花了。
另一撥人說我講的太高端了,和他們沒關系;這我就不肯了,因為錢大把流向這種營銷起來高端又沒用的東西,自然便宜實惠的店難以生存啊…至少現在江浙滬已經是這個生態了,推廣向全國遲早。
@我每去一個國家都一定會吃一頓當地的麥麥。中國的還可以。當然每個國家的麥麥都有一兩樣特別好吃的,或者當地特色的,比如坡的butter milk chicken
@我中日美都待過,中國的麥當勞勉強能入口,美國的麥當勞是真的好吃,日本的麥當勞難以入口 剛從日本回北京,絕對不是我的錯覺
@讓我想到以前看的料理漫畫說的,很多顧客根本不是老饕,他們真正吃的是信息。最近不就很多原本標榜進口食材的日料店趕忙說自己是國產的原材料,不懂得去吃不也還是這食材真不錯,不愧是進口的。更別說我看點評軟件,一些店大部分的好評是「好出片」
@健身房私教不是所有的都這麽貴啊,當然還有便宜點的,除了不帶蛋白粉,其他你說的不都是標配麽?除了個別門店在商場沒有淋浴設施
回國後發現和中產沾點邊的都性價比不高:等您坐沙发呢!